版權所屬 上海騰育科教儀器有限公司 滬ICP備05030435號-2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華博路678號 電話:021-62278396 66096899
一、相關背景
同步輻射裝置的建造及其研究、應用,經歷了三代的發展。第一代同步輻射光源是在儲存環和加速器上寄生運行的,例如北京同步輻射裝置。第二代光源是專門為同步輻射應用建造的加速器,例如我國的合肥同步輻射裝置。20 世紀90 年代開始大量出現的第三代光源則以小發射度及采用大量的插入件為特征,產生準相干的同步輻射光,光源亮度比亮的第二代光源至少高100 倍,為眾多的學科和廣泛的技術應用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我國的上海光源就屬于第三代光源。
二、設施簡介
上海光源是我國設計建造的第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裝置,也是我國迄今建成的規模大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它由432米周長的儲存環、150MeV直線加速器、3.5GeV增強器、首批7條光束線站、以及配套的公用設施等組成,包含高頻、磁鐵、電源、真空、束線光學等20個技術系統。上海光源有各類設備3000多臺套,超高真空管道1000多米長,設備控制通道15萬個,總配電功率20MVA。
上海光源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承建,坐落在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2004年1月7日,上海光源項目建議書正式獲批,同年12月正式開工,于2010年1月19日通過了國家驗收。上海光源堅持自主創新,在諸多方面實現了創新和突破,自主研制的設備超過70%,有力地推動了國內相關科學和技術的發展。
三、運行成果
上海光源首批建成七條光束線和實驗站,按計劃運行開放,每年總運行時間約6500小時,提供實驗研究(供光)的時間約為5500小時,面向全國科學家和用戶開放,對我國科技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正隨著時間不斷顯現,已經成為多個學科領域前沿研究和高技術研發不可或缺的實驗平臺。在投入運行三年多的時間里,上海光源在推進我國生命科學、化學與催化、材料科學、環境科學、生物醫學、地質考古等學科的發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已開始在高技術研發方面顯現潛力,對我國科學研究與技術發展顯示了很強的支撐作用,已成為多個學科領域前沿研究和高技術發展不可或缺的實驗平臺。
目前,上海光源的用戶已取得多項重大成果,例如:利用上海光源XAFS線站(BL14W1),開展了納米催化劑的原位化學反應條件的X射線吸收譜方法實驗研究(2010年);利用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體學光束線站(BL17U1),成功測定了油菜素內酯受體膜蛋白復合物結構與油菜素內酯配體的復合物晶體結構,結合生化實驗提出了油菜素內酯受體活化的可能機制(2011年);利用BL17U1,解析出TAL效應蛋白特異性識別DNA的結構基礎,這一研究成果入選201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012年), 利用上海光源硬X射線微聚焦光束線站(BL15U1)研究了新型鐵基硫族化合物超導體在高壓下的相變特性,同步輻射實驗證實這類超導體在高壓下重新出現超導的現象和更高的超導轉變溫度(2012年);利用BL17U1,在能量耦合因子轉運蛋白結構與轉運機制研究獲得重要進展(2013年)等等,這些成果的相關論文均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Nature》、《Science》上。
實驗大廳棚屋
自主研制的真空波蕩器
揭示TAL效應蛋白特異識別DNA的機理入選201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文章轉自:上海發改委官網.騰育小編在此謝謝您的的閱讀,想了解更多實訓設備信息可立即咨詢在線客服,或直接聯021-62278396